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更新日期:2018-07-03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杂志   浏览次数:106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1.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新安县地处豫西山区,总土地面积1160平方公里,辖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新安县地处豫西山区,总土地面积116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个产业集聚区298个行政村,5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万人。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645mm。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山高坡陡,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埋藏较深,水资源相对贫乏。2005年饮水安全普查数据显示:全县41.64万农业人口中饮用水安全及基本安全的有21.44万人,不安全的人口有20.2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8.5%,其中饮水水质不安全有14.9万人(氟超标7.0万人,苦咸水4.0万人,水质污染3.9万人),水量不达标2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1.5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8万人。

自2006年项目实施以来,共建成各类饮水安全工程131处,其中打井工程40处,站工程2处,引提水工程23处,管网延伸62处,集雨水工程4处,总投资5011万元。解决了我县11个乡(镇)2个产业集聚区160个行政村11.29万人(其中氟5.84万人,砷0.3万人,苦咸水1.55万人,污染水1.26万人,缺水2.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使自来水入户率提高到57%。

2.造成饮水不安全原因

2.1客观方面

由于我县地下水大部分含氟超标,位于涧河、畛河川区的水源多被污染或为苦咸水,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

2.2人为方面

2.2.1由于我县工业的迅猛发展,厂矿、企业对水资源的利用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导致原有地表水水源枯竭、地下水位急速下降。特别是涧河、畛河、金水河等川区原本不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一些村组,出现了饮水不安全的现象。

2.2.2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人禽畜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的农业水源污染,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原因。

2.2.3农户饮水安全意识淡薄,宁愿使用自打水井,也不愿使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导致自来水入户率低,少数村入户率甚至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的一半,工程效益难以全面发挥,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2.2.4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交通道路的逐渐完善,扶贫性移民开发等,形成新的饮水不安全人口。

3.具体做法##end##

3.1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

我县成立了由县领导挂帅,政府办、发改委、水利、财政、卫生等主要领导组成的农村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统一指挥、部署和协调;同时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和文件要求,成立了新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局(简称建管局),履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法人职责,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从工程规划到具体施工,每个单项工程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工程专人抓,分项有人管,多渠道分包到人。

3.2优化完善实施方案,搞好工程规划设计

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按上级批复的实施方案,建管局与相关乡(镇)水利技术人员通过实地勘察、逐项落实实施方案,在合理采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水源安全,造价合理,群众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搞好工程规划设计,并填制工程规划卡。

3.3严格水质化验,确保水质、水量达标

对饮水水源,我们严格按照《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5749-2006),有建管局,乡镇水利负责人、卫生局等亲自到场,逐一取水化验,对水质化验不合格的水源,安装水质处理和消毒净化设备,然后再次进行取水化验,水质达标后再进行配套建设。同时对于水源工程再进行配套前严格进行抽水试验,确保水量达标。

3.4实行“四制”管理,确保工程达标

对土建工程、水源井工程、管材、水泵、水质处理(净化)设备、工程设计、监理等主要项目,由县政府实行统一采购,选择有资质、力量强、技术可靠的单位、企业,签订合同。严格实行“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四制管理,确保工程达标。

3.5强化资金管理

为管好用好饮水安全资金,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实行报账制和部分报账制,各工程受益村建立专账。

建管局根据工程进度情况,由施工单位按完工工程量填制完成工程量表,经村、乡(镇)主管人员复核签字后,报监理单位审核填报饮水安全工程支付申请书,连带工程正规发票报建管局业务主管人员、财务人员审核后,经主管领导,局长审核签字,再由财务人员报财政局主管股室审核,国库支付中心从专户款中支付,使有限资金及时发挥最佳效益。

4、存在问题

4.1供水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规模比较小,管理难度大,工程运行管理不善,不少村镇供水工程只有一两个管理人员,多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较低,管理意识淡薄,不能适应日常的管理维护要求。

4.2工程产权界限不清

供水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工程管护责任主体缺位,多数工程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工程的长期效益没有保障。

4.3水费征收困难重重,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对水是商品认识不足,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承受能力差,部分集中供水工程水价不合理,水费计收率低,有的根本就不收费。供水工程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维护、维修费用不到位,不少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费也无法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

4.4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

农户饮水安全意识淡薄,宁愿使用自打水井,也不愿使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导致自来水入户率低,少数村入户率甚至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的一半,工程效益难以全面发挥,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5.对策和建议

5.1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工程竣工后,能否长期发挥效益,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管理是关键。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根据实际,工程管护采用或由村组统管、或由大户出资承包、或联户出资承包、或竞价租赁的形式,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管理报酬及严格的工程运行操作规程,建立政府主导、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工程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供水单位应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配备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熟练掌握其岗位的技术要求,持证上岗。

5.2完善水价核定机制,保障工程正常运行。组织水利、物价等部门,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水价进行调查论证,按照计量供水、合理收费的原则确定水价,实行水价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以保证安全饮水工程的公益性。

5.3大力倡导集中化供水之路,打破乡界、村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确保农民整体受益,即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解决安全引水的基础上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推行集中供水,供水到户,实现“村村通上自来水,人人喝上干净水”的目标。

5.4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一是积极与上级政府部门联系,努力争取专项资金;二是认真落实配套资金,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积极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吸纳民间资金投入饮用工程;四是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增强项目资金的透明度,确保发挥投资效益。

5.5工程施工上要因地制宜,科学施工。在高氟区及水源严重污染区,通过打配深水井、延伸管网,以建设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在水资源贫乏的北部山区,可建混凝土构造的水窖用来集雨。

5.6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一是加强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禁止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企业和排放生活污水,防止水源污染,设立限采区、禁采区。二是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以水质安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已建的和正在规划当中的饮水工程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结语: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新安县农村安全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农村苦咸水、高氟水问题,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降低了发病率。同时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是水利人的最大愿望。

参考文献

1.范永胜;;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难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2.吴贤忠;武威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李娇燕;章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王留红(1980-),女, 2002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化工系,助理工程师,

在新安县水利局工作。  15538863725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为民所办十件实事精神、切实解决当前民生突出问题的所在。通过对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摸底调查,根据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建议
 

上一篇: 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 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