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借佛育人:以佛教为依托的泰国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
 
更新日期:2022-09-15   来源:   浏览次数:3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以往的泰国教育,其教育内容因受教育者不同而不同,在民众间以德育为主,而德育又集中体现在佛教教育层面。在贵族间则教育内容多样,但佛教文化仍然渗

 
 以往的泰国教育,其教育内容因受教育者不同而不同,在民众间以德育为主,而德育又集中体现在佛教教育层面。在贵族间则教育内容多样,但佛教文化仍然渗透到教育内容的各个层面。泰国佛教文化有其独特的特点,它包含着信仰、虔诚、尊重、道德、礼仪、仁义等多个方面,泰国的佛教并不仅仅是宗教,更是泰国德育教育的强有力手段。泰国人民从小接受佛教洗礼,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养成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就如冯德麦登认为“泰国宗教不仅仅是宗教,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领导力量”。以佛教文化为精神引领,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德育工作的全民性
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国家,泰国的德育教育是成功的典范,佛教文化不仅融入到学校德育,更是涵盖到整个泰国,使泰国呈现出文明道德的和谐氛围。
1、佛教文化与学校德育的相互交融
将佛教文化贯穿到学校德育的各方面,达到佛教文化与泰国学校德育的深度交融,以此在精神层面上引导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学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1)将佛教文化融入德育课堂
在泰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良好的公民,坚持“国王——国家——佛教”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培养学生对国家、佛教、国王的热爱。因此所有年级都需要开展佛教研究课程,其中包含打坐诵经、佛教基础知识教育,每周设置一节,每周都会拿出一天时间请道德高深的僧人诵经说法。不仅如此,所有学校在开学第一天要举行佛教仪式, 背诵佛经, 不信佛者可以不念经, 但必须参加仪式, 私立学校也不例外。
(2)将佛教文化融入礼仪教育
在佛教文化的洗礼下,泰国有了“微笑国度”的美称。佛教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尊师重教,谦卑恭敬是其基础要义。泰国将其融入到礼仪教育中,对学生的性格培养、价值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双手合十礼。早晨到学校时,每个学生都需要对老师行双手合十礼,并且行礼的话语不同,男性老师要说“萨瓦蒂卡布”,女性老师要说“萨瓦蒂卡”。他们认为这是对长辈最基本的尊敬和祝福,是不可或缺的。对长辈行礼会被认为是有礼貌的人。
祷告。学生每天早晨八点需要在操场集合,如同我国学校早晨的升国旗活动,泰国学生同样也会奏唱国歌,这是对国家的尊重,除此之外,学生还会进行巴利语(与梵文相似的佛教用语)祷告,这两项基本任务完成后,学校会根据自身情况奏唱校歌或圣歌以表达对国王的赞美和敬意。
跪请教师指导。由于佛教文化中虔诚虚心的思想观念,泰国文化中认为,当和长辈同处时,是不能站立着与其交流。因此,在泰国学校,学生向教师请教时需跪地请教,在遇到教师时也应躬下腰绕道而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借佛育人:以佛教为依托的泰国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

下一篇: 借佛育人:以佛教为依托的泰国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