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能够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是实现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不能或者难以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那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不太可能得到实现和满足的。党的十九大之所以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提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的供给;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提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财富的供给;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提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财富的供给。所以,党的工作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需要在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向平衡充分的发展方向上努力工作,也就是要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出辩证认识和理论分析。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地不分东南西北,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可以说,政治上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概念。因此,我们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只限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情况客观存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依据要素禀赋决定经济增长的原理,经济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因为要素的不平衡不充分配置和利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配置和利用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取决于要素市场的完善性。如果要素市场不完善,要素的价格不能反映要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或是要素市场存在要素流动的障碍,如行政壁垒或市场壁垒,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要素配置和利用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实际上,我国要素市场不完善的情况比较严重,不只是要素的价格难以反映出要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要素流动的各种壁垒客观存在。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目的就在于使要素的价格能够反映要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促进要素的平衡充分的配置和利用。在这里,我仅以劳动力要素作为例子,说明要素不平衡不充分配置和利用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要被作为商品交换,以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因为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得到的劳动收入就只是与劳动力价值相当的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被资本所有者占有。由于劳动力的价格只是反映劳动力的价值,而不能反映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劳动力的价格收入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使用能够创造的价值)不对称,因而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力要素的作用也就难以充分发挥。因为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的情况比较严重,劳动力的流动受到影响,从而难以从经济效益低,劳动力价格也低的行业或地区向经济效益高,劳动力价格也高的行业或地区流动,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壁垒影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而影响劳动力要素的平衡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后果,就是供给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上的不平衡不充分,这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成和存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