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更新日期:2022-09-14   来源:   浏览次数: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党内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以及高校意识形态等方面。高校意识形态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党内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以及高校意识形态等方面。高校意识形态的研究虽然囊括高校学生意识形态,但对其研究只是只言片语,并不深刻。高校学生在思想上,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体现在激进、不成熟以及正处于塑型阶段。因此,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提升路径,首先须得对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进行研究。明晰何为高校学生意识形态。
(一)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含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高校作为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场所。
就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而言,关于“高校意识形态”的定义是研究工作首要面对的问题。就“高校意识形态”的定义而言,一众学者各持己见。有学者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在遵循意识形态伦理本性和人的存在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满足一定社会要求,并以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为目的,科学、系统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从而促成大学生全面发展地一种人类实践活动。还有学者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地基础上,面向青年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工作,使其在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中增强“四个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有学者主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通过宣传、教育、熏染等途径和方式对高校师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工作测评,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地科学性和实效性,促使高校师生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高校师生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地教育实践活动。
综上,高校意识形态,应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面向高校师生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使其在意识形态层面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接近。明晰何为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需得从高校意识形态层面出发。高校学生意识形态,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高校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成熟性和激进性,开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二)高校学生思想意识的特殊性
虽然目前学界并未对“意识形态”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从其本质来看,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存在,反映的是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价值观,作为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的能动反映。高校学生在价值观塑造方面与一般群体不同。究其根本,是因为高校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激进性、不成熟性以及正塑型三个方面。
(1)激进性
就目前来看,高校学生多以00后群体为主。这一群体的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有激进性的特征,其激进性主要表现在对“是非”的追求上。之所以是对“是非”的追求,而非理想或目标。是因为,现阶段的大部分高校学生尚未明确其理想与目标,但是主观上存在偏执的“是非观”。所谓偏执的“是非观”,是因为这一群体大部分学生在认知具体事件的过程中,离开辩证的思维观念,单方面的追求自己认为的对或错。通过这种认知方式,极易形成激进的思想意识特征。这种激进性的思想意识特征对意识主体的个人发展并非完全无益,反而在一些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比如爱国情怀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若放任这种激进的思维方式成长,会使得意识主体思想意识发展畸形,从而扭曲主体的价值观。
(2)不成熟性
有学者称高校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理想功利化”色彩,部分高校学生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限定为“发财”、“当官”,贪图享受。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诚然,实践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方面存在此类追求。但是,此类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大部分高校学生在思想意识上的不成熟性导致的。这一阶段的学生,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价值观的塑造还处于塑型阶段,难以理解理想和目标的真正含义。而且,西方国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意识形态层面对高校学生进行影响。因高校学生思想意识上的不成熟性,所以极易被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短期内在理想信念追求以及价值观塑造方面,有贪图享乐、信念模糊的表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下一篇: 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