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目录学与《录鬼簿》
 
更新日期:2022-08-30   来源:   浏览次数:1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目录学发展概况目录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着目录,略序洪烈。它自出现便与刘向管理书籍一事相关联,目录学

 
 (一)目录学发展概况
“目录”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着目录,略序洪烈。”它自出现便与刘向管理书籍一事相关联,目录学自然也与刘向校书的工作分不开,可以说目录学始于刘向。《汉书·艺文志》云:“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丘。”东汉时广收群书,刘向奉命校书,之后将各书提要汇编成《别录》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解题式目录。刘向去世后,其子刘歆继承了他的事业,撰《七略》——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目录,分图书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之后,东汉·班固据《七略》简编成《汉书·艺文志》,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群书目录。晋·荀勖编《晋中经簿》,分图书为四部。至东晋·李充编《晋元帝书目》,我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基本确立。到了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四部分类体系已比较成熟,但上述代表目录书中,并未收录戏曲作品,戏曲目录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
戏曲的繁荣之态早在北宋便已出现,宋金杂剧、院本著作渐多,对这些作品的著录势必会出现。南宋末年,周密撰《武林旧事》收宋代官本杂剧段数280余目,元末明初,陶宗仪撰《南村缀耕录》收金院本名目690余目,但这两本书实际上并不能算真正的戏曲目录,所收戏曲名目只是其笔记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目录开山之祖当属元至顺年间,钟嗣成所着《录鬼簿》,记元杂剧作家152人,著录作品458种。明洪武年间,朱权撰《太和正音谱》,收元明杂剧689种,至此,戏曲目录渐成大观之势,著录尤盛。明嘉靖年间,还出现了专录南戏作品的《南词叙录》,收录宋元旧篇 65 部, 本朝(即明朝) 48 部。明万历间至崇祯年间,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记录了明代尤其是明晚期的戏剧作品。到了清朝,受“朴学”风气的影响,目录学受到重视,这时期的戏曲目录成果颇丰。清顺治年间,高奕着《新传奇品》,收录明代及清初27家作品209部传奇。清康熙至雍正年间,无名氏编《乐府考略》《传奇汇考》,现完本已不存,1959年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将《传奇汇考》摘录成书,题《传奇汇考标目》。清乾隆年间黄文旸编《曲海总目》著录元明清杂剧、明清传奇共计1013种。乾隆至道光年间,著名藏书家黄丕烈编《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计杂剧270种。清嘉庆年间,姚燮着《今乐考证》,载录宋元至咸丰时期的杂剧、传奇若干。清光绪三十四年,王国维编《曲录》,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戏曲目录的一个总结。建国以后,傅惜华于1957至1981年间编著了《中国古典戏曲总录》,全书原计划分为8编:初编《宋金元杂剧院本全目》、2编《宋元戏文全目》、3编《元代杂剧全目》、4编《明代杂剧全目》、5编《明代传奇全目》、6编《清代杂剧全目》、7编《清代传奇全目》、8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书目》。其中第 3、4、5、6编已出版,全书收罗戏曲作品数量极多,各编依照戏曲历史分期,收录了各个时期存佚的戏曲曲目,可谓中国古代戏曲目录集大成之作。
(二)钟嗣成《录鬼簿》
钟嗣成,(约1279—约1360),元代文学家,散曲家,字继先,号丑斋,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录鬼簿》是他在至顺元年(1330年)所撰,记录元代杂剧、散曲作家生平及其作品名目的戏曲目录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为曲家立传的书籍,也是中国第一部戏曲专科目录。根据书中自序,该书初稿约完成于至顺元年(1330年),之后又修订过两次,初稿著录作家110人,修订后共收录作家152人及其剧目458种。初稿原本《录鬼簿》,将杂剧作家分为六类:1.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2.方今名公;3.前辈已死名公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4.方今已死名公才人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仙吊之云;5.已死才人不相知者;6.方今知名才人。修订过后的《录鬼簿》则将作家分为七类:1.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传于世者;2.方今名公;3.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下卷所载作家:1.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2.已死才人不相知者;3.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所编;4.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钟嗣成编著《录鬼簿》以作家为中心,还为一些杂剧、散曲作家写了小传来记录他们的生平事迹,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戏曲创作及作家、作品资料,《录鬼簿》也因此成为研究中国戏曲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目录学与《录鬼簿》

下一篇: 目录学与《录鬼簿》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