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工业技术 » 正文
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2022-06-01   来源:   浏览次数:1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研究发现,关于建筑业人才需求,能力方面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综合性人才,岗位需求则以技术型实操人员为主。然而高校人才输出

 
 研究发现,关于建筑业人才需求,能力方面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综合性人才,岗位需求则以技术型实操人员为主。然而高校人才输出特征如下:不同岗位侧重点不合理,一线技术型实操人员数量不足,且浮于理论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两者匹配度较低,致使建筑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通过深入剖析发现,造成这种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是多样的,以下将分别进行分析陈述。
1 岗位属性搭配不均衡
就从业人员自身而言,不同岗位的属性差异是影响其岗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岗位属性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核心属性主要有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社会地位及薪资水平等,不同属性的随机搭配构成岗位的综合属性。施工管理类岗位如施工岗、监理岗、勘察岗等必须深入一线,大多数工作在施工现场完成,环境艰苦:风吹日晒、晴雨无阻、节假日无休,加班赶工亦是稀松平常;设计类、成本预算类内业岗位办公环境相对安静优雅,作息规律,不仅如此,此类岗位的社会地位无形之中高出施工管理类各种岗位,且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较施工管理人员更高,岗位各属性的不均衡搭配致使不同岗位综合属性差异较大。在面临培养方向及岗位选择时,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导致设计类、成本预算类相关岗位人员过剩,而施工管理类岗位人员不足。
就岗位的四个核心属性而言,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乃至社会地位均是岗位本身的特有属性,无法调整,可调整的属性仅有薪资水平,因此行业层面应通过不同岗位薪资水平的合理设置来调整岗位的综合属性,使之竞争力趋于平衡或者根据岗位实际需求调整岗位综合属性的重心。如施工管理类岗位,其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社会地位相对于设计类和成本预算类岗位竞争力较弱,可相对提高其岗位薪资待遇,使两类岗位的综合属性达到均衡,以此来引导人们从业时的岗位选择。
2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薄弱
浮于理论、实践能力不足是建筑类高校人才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院校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对理论传授与实践实训的安排不合理,整个培养向理论传授单方向倾斜,实践环节过于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实际问题认识不足,个人实操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实践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本身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均不够重视,认为理论学习高于一切,将绝大部分精力用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实践实训环节则不以为意。课程设置方面几乎不涉及实训类课程,寒暑假实践任务多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作用。
(2)资金缺乏。实践课程的开设需要各类实验室,不同形式的实训亦需耗费较多资金,部分建筑类院校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落后,实训基地缺失无法进行实践类课程教学,加之学生离校实习多不被允许,以致整个培养过程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项目,亦无从学习掌握现场操作技巧及工作模式,理论与实践无法联系在一起,概念模糊,理解偏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 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