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优化
 
更新日期:2021-12-31   来源:   浏览次数:1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知识模块构建针对各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支撑其能力的知识点,然后按照理论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提出必修理论知识点和

 
 (一)知识模块构建
针对各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支撑其能力的知识点,然后按照理论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提出必修理论知识点和选修理论知识点,将必修理论知识点按逻辑顺序,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如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其支撑的知识点包括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计算机联网技术(含无线和有线)、软件下载与安装等,这里所涉及到知识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基础、办公软件使用及技巧等,除了基本的基础理论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实践训练,尤其是Microsoft Word、Microsoft PPT、Microsoft Excel软件的熟练应用,除了可以能进行文档的编辑外,还要考虑其合理性和美观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五大工具,需要掌握APQP、PPAP、SPC、FMEA、MSA等具体定义、特点、应用条件等理论知识,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工具也可能在质量管理、标准化及标准化体系、认证标准等课程中涉及,这就需要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五大工具的知识在四年学习中出现一次理论讲授,在实践中要求学生不断实践锻炼,并熟练掌握其具体的应用。所以,与之有关的知识便是简易的美工学知识。
另外,在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培养上,除了学习必要的沟通艺术、沟通技巧和协调职能外,主要是让学生开展必要的沟通训练,掌握与领导、同事和同学之间的沟通技巧,完成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等实践。
因此,专业素质能力相对比较明确,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就可以掌握;而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少量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有些能力是一种习惯和行为的养成,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和总结才能得以提升。
(二)模块化知识的课程构建
在知识模块组建的基础上,将相同知识模块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对缺乏的知识模块和不需要的知识模块进行增减即可。比如质量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相同部分,可以考虑在管理学原理中讲授,在质量管理中取消此内容的讲授,保证相同知识点在四年学习中出现一次便可。
在结合现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将知识模块按照逻辑关系整合成模块化课程,按照相关知识的逻辑关系组建模块化知识课程,依据通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依次将模块化知识课程排列,按照模块知识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分布在四年各学期中,合理调整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比重,原则上实践学时不少于35%-40%,才能达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优化

下一篇: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优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