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真宗朝广建天庆观原因刍议
 
更新日期:2020-07-07   来源:   浏览次数:4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宋真宗统治时期,全国陆陆续续改建和创建天庆观达1000余所,几乎遍布所有的府州军县监。宋真宗为何对创建天庆观情有独钟?(一)天庆观的建立是宋真宗

 
 宋真宗统治时期,全国陆陆续续改建和创建天庆观达1000余所,几乎遍布所有的府州军县监。宋真宗为何对创建天庆观情有独钟?

(一)天庆观的建立是宋真宗神道设教,夸示戎狄的产物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雪城下之盟的耻辱,大搞神道设教,东封西祀,建立玉清宫和天庆观等道观。

宋自太宗幽州之败,恶言兵矣。契丹其主称天,其后称地,一岁祭天不知其几,猎而手接飞雁,鸨自投地,皆称为天赐,祭告而夸耀之。意者宋之诸臣,因知契丹之习,又见其君有厌兵之意,遂进神道设教之言,欲假是以动敌人之听闻,庶几足以潜消其窥觎之志欤?”

契丹既受盟,寇准以为功,有自得之色,真宗亦自得也。王钦若忌准,欲倾之,从容言曰:‘此《春秋》城下之盟也,诸侯犹耻之,而陛下以为功,臣窃不取。’帝愀然曰:‘为之奈何?’钦若度帝厌兵,即谬曰:‘陛下以兵取幽燕,乃可涤耻。’帝曰:‘河朔生灵始免兵革,朕安能为此?可思其次。’钦若曰:‘唯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然自古封禅,当得天瑞希世绝伦之事,然後可尔。’既而又曰:‘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

今国家欲以力服契丹,所未能也。戎狄之性,畏天而敬鬼神,今不若盛为符瑞,引天命以自重,戎狄闻之,庶几不敢轻中国。

朕钦崇至道,诞受元符,庶敦清净之风,永洽淳熙之化,式营仙馆,以介民禧,宜令诸路州府军县开择官地建道观,或改旧宫观名题而崇葺之,以奉三清玉皇,并以天庆为额。

显然,自太宗以后,宋与契丹之间战争频仍,然多以宋朝失败而告终。宋真宗看到在战场上与契丹争锋难以取得优势,于是转而求诸于神灵,“引天命以自重”在心理上占领上风,以削弱契丹觊觎中国的野心。在全国大肆崇道,大建宫观,天庆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创建天庆观,平衡佛道,弘扬本民族宗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但在佛道二教发展的过程中,佛教的势力和影响远远超过了道教,宋真宗朝亦是如此。为了提倡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平衡佛道二教的发展,震慑契丹贵族,宋真宗借助于神道设教,在全国广建天庆观。

客观而言,宋真宗最初并非大力推崇道教,只是佛教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国家政治稳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时候,才不得不搬出道教和佛教分庭抗礼。据宋僧志磬《佛祖统纪》一书所载,景德四年(1007)臣僚言:“愚民无知,佞佛过度,谓舍财可以邀福,修供可以灭罪,蠹害国政,宜加禁止。”当大臣们看到民间“佞佛过度”,要求对佛教加以取缔时,宋真宗尚未下定决心,甚至说“佛教使人迁善,诚有其益,安可禁之?且佛法所至甚广,虽荒服诸国皆知信奉。唯道教中原有之,然不甚盛。”佛教有益于社会,劝人向善,无需禁止。但宰相王旦一语惊醒梦中人:“顷岁虏使登开宝塔,瞻礼甚虔,当戒杀,及至上清宫,不复屈膝。是知四夷唯重佛而不敬道也。”当王旦提醒真宗皇帝,契丹特别重视佛教,蔑视道教时,宋真宗才幡然醒悟,觉得应该打压佛教势力,推崇道教,以达到震慑契丹贵族,弘扬本民族传统宗教的目的。如景德四年(1007)二月,真宗和臣下游览龙门,见佛像破败不堪,一片狼藉,左右进言:“非官为葺治,不能成此胜迹。”真宗言道:“军国用度,不欲以奉外教,恐劳费滋甚也。”认为佛教是“外教”,国家财政不应该用于修葺龙门石窟,劳民伤财。又如天禧二年(1018),有人报告,“诸处不系名额寺院多聚奸盗,骚扰乡闾。”真宗下诏“悉毁之。有私造及一间已上,募告者论如法。”甚至在祥符年间,全国广建天庆观时,有些地方因经济穷困,无力创建,真宗诏令,“诸路委监司、守臣亲择堪为天庆观寺院改额为之,不得因而生事。竟然下令将一些寺院改建为天庆观!显然,真宗抑制佛教,推崇道教,建立天庆观有弘扬本民族宗教,提倡文化自信,从文化层面上遏制契丹的目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真宗朝广建天庆观原因刍议

下一篇: 真宗朝广建天庆观原因刍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