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周易》的创作背景
 
更新日期:2020-04-14   来源:哲学动态   浏览次数:4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是在殷商时期就出现的一种关于政治哲学思想的观点。在古代时期,由于人们对认识自然具有客观局限性,人们的思维方式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天人合一,是在殷商时期就出现的一种关于政治哲学思想的观点。在古代时期,由于人们对认识自然具有客观局限性,人们的思维方式较为零散,所掌握的有关理论十分单薄。面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只能以“万物有灵,一切皆有天定”等观点来解释,于是便观象于天,取法于地,推演天意,预测未来,天人合一的思想随之产生。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但是当时人们客观的认识能力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尚且不能科学合理的解释各种现象,只能借助于天地万物显现出来的征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到了殷商周时期,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能够把客观环境看成是一个由天道、地道、人道组成的大系统,并且初步得出这个系统是由阴阳构成的。为了生产生活的实践的需要,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想预知未来的主观愿望,迫切想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试图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祸福,从而做出推算和决策。人们虽然在主观上有这种愿望但没办法理性准确的预测出结果,于是他们就只能求助于天,认为人只能顺从于天,惟天为尊。

(二)以天为师的道德观

1.灭纣兴周,安抚民心

周天子打败商纣王以后,为了安抚民心,提出了天命靡常的观点,靡常就是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天命也是变化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都是天的子民,但上天不偏向任何一个子民,而是根据个人的德的修养来判断。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惟天为尊,这种德的观念一出现,人们在信奉天意的同时,还要反省自身的道德修养,实际上也就是在有意识的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从表象来看这是在安抚民心,实际上是为了让统治者有德,而普通人要想保护自己的职位,也得有德。人们从最开始的完全仰视,慢慢的变成平视甚至反视直到反省自身。

2.体现德治,利于统治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才能得民心,只有顺应民意方可得民心,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得民心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商纣王之所以失败被推下历史舞台,是因为他暴虐无德,所以失去民心,手下也反戈一击,这让当时的政治家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进步的推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最好的工具就是天意,天意实际就是民意,天表达的意思就是老百姓的意思,把天意和民意等同起来,那么遵从民意就等于遵从天意,敬天、保民、敬德,这就是德的体现。

3.以德代法,巩固政权

在当时宗法制的背景之下,君王一人决定一切事物。当时即使有一些外在的规定,也都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利益而存在的,在这家天下以及心治人治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就只能寄希望于执政者道德修养的提升,执政者的道德修养提升一点,可能社会治理的就会更清明一点。什么是道呢?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那么德又是什么呢?按照古人的解释德有两种含义:第一,天本身所具有的修养。天本身所具有的修养,这是自性的一种体现,上善若水,水都有最高的善的修养,中国的古人不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评判自然,完全就是从自身的道德观念角度去评判。[4]第二,付诸实践,修身养德。空有理论是不行的,必须得动手实践,可以说,行动要比精神层面的感悟更加重要。中国人并没有把道德单独的抽象出来,把德融合在了社会实践行为之中,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如果放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就是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界面是一致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周易》的创作背景

下一篇: 《周易》的创作背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