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龙场之悟和阳明学的确立
 
更新日期:2020-03-25   来源:哲学研究   浏览次数:40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自阳明弟子钱德洪、王畿等开始,包括王阳明本人,学界一致认为龙场之悟是王阳明自成体系的一个节点,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的正式开始。那么,在龙场时

 
 自阳明弟子钱德洪、王畿等开始,包括王阳明本人,学界一致认为龙场之悟是王阳明自成体系的一个节点,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的正式开始。那么,在龙场时,阳明到底“悟”到了什么?

从《王阳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看,阳明的龙场之悟并非如钱德洪《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中所说的一夜之悟,而是长久积累的结果。因此,欲明龙场之悟的真谛,必须对阳明在龙场期间的一系列言说作系统的考察。笔者认为,龙场期间,最能传达王阳明与前人不同观点的应是《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以及此后与之相关的文件。其诗二云:

“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初谈自有形,继论入无极。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屈。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何当衡庐间,相携玩羲易。”(《王阳明全集》,第681页)

这是一首古风诗,古风对平仄、对仗的要求不严,有利于传达思想。前面二句写梦醒后的情境,后面部分忆写梦中与人论道的内容。阳明与人论道是从形而下的经验世界(“有形”)开始,然后论及“无极”、“往来”、“万化”等有关宇宙生成的形而上问题。别看诗文内容简单,却传达了如“孔子梦周公”式的梦中论道之事,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对变动不居的《易》的研究和对“无极”的思考以及与众不同的宇宙生成理论,为构建他的心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全集》所展现的资料看,王阳明在赴龙场前就开始读《易》,一路上读《易》不缀,“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编坐长夜”。到龙场后读《易》更勤,还专辟“玩易窝”读《易》,还常常灯下读《易》。“灯窗玩古《易》,欣然获我情”,对《易》的把握已到了“玩”的程度,具体表现在对“无极”、“太极”等观念的理解上。

在王阳明著述中共有8处提到“无极”,其中与哲学问题相关的有5处,分别是:《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37岁龙场期间的《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49岁时的《象山文集序》和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中的《语录·四条》等。最重要的是龙场期间写的三首“梦中论道”诗有关“无极”的论述。

在讨论王阳明“无极”思想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具有宋明理学宗主地位的周敦颐的“无极”思想。

1、周敦颐的“无极”思想

儒学言“性”,源自《中庸》:“天命之谓性”。宋儒多发挥此义,程朱理学有“性即理”之说。程颐认为,人和万物各有其性,“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牛有牛之性,马有马之性,”(《二程集》,第1253页)千差万别。并且指出天、性、心是从三种角度看的同一之“理”。程颐曰:“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又曰:“性之自然者谓之天”,有鉴于此,程颐推论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对于人来说,理即是具有道德感也具有向善意志的人心,每一物之理即是体现万物生成的普遍之理。这就规定了程朱理学的修身模式必定是“穷理尽性”。(金观涛、刘青峰,2015年,第254页)穷理就是穷极世间每一物之理,进而体悟普遍之理;尽性就是去认识自己本于天地之心的性。这种认识和体悟天理的活动,必须要有常识的自然宇宙观作为前提。这种常识的自然宇宙观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得到成功的建构,使得周敦颐在宋明理学中具有宗主之地位。《太极图说》云:

“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周敦颐集》,第3页)其中“自无极而为太极”是理解全文的关键,也是此后宋明学者思考和争论的出发点。周敦颐在开篇就提出宇宙的创生是“先有无极,而后有太极”。老子云:“无名,天地之始”而“复归于无极”。这是最早用“无极”一词描述形而上的道体。而玄学家王弼把“无极”释为“无穷也”。道家与玄学都用“无极”指万物产生前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无形之象、无始无终的状态;后来佛学讲“物我玄会,归乎无极”。在佛学中,“无极”指恒久寂静的普遍主体。周敦颐的“自无极而为太极”把道、玄、佛意义上的“无极”嫁接到儒学的“太极”之上,给出了理学的宇宙论。哲学家吕思勉评《太极图说》云:“《通书》者周子之人生观;《太极图说》则其宇宙观也。人生观由宇宙观而立。”(吕思勉,第 36 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龙场之悟和阳明学的确立

下一篇: 龙场之悟和阳明学的确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