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选
薛城筹边楼 
何青城;
2
封面人物
谢无量:学问卓荦 翰墨超逸 
田旭中;
4-8
大学者 大书家谢无量 
杨代欣;
9-15
我所知道的谢无量先生 
李兴辉;
16-20
文化透视
重统一,集大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 
冯广宏;
21-24
公德与私德——对传统道德的反思与扬弃 
张学君;
25-26
四川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传统资源 
屈小强;
27-31
文史信息
《王世德美学研究精选》出版 
川文;
31
霍嘉顺先生画展开展 
明春;
105
追寻历史踪迹 传承中华文明 
何天谷;
106
“文化中国”的多维呈现——评《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第五辑 
车振华;
107-109
人物春秋
边疆的社会事实考察——论于式玉对中国早期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郭一丹;
32-39
王蒙及其文艺思想 
赵进;
40-44
一代宗师树仪型——追忆阳翰笙 
徐志福;
45-47
史坛纵论
木牛、流马是四轮车考辨——兼说木牛是诸葛亮的失败之作 
钱玉趾;陈桐;
48-54
彝族的“付拖”(河图)“鲁素”(洛书)解读——以川南彝族世居之地的河图洛书古刻文物为中心 
罗曲;
55-61
巴蜀文化_“蜀山说文”之七
清代巴蜀诗人周煌的琉球行 
邓经武;
62-66
巴蜀文化
论巴蜀文化在秦汉时期的断裂与崛起 
何俊华;
67-73
巴蜀符号“手持镞纹”新解 
王兴堂;
74-75
艺术长廊
中国影戏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发展——在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国际木偶皮影艺术交流会上的演讲 
江玉祥;
76-79
“筹边楼”和薛涛诗——薛城古镇写生杂记 
何青城;
80-81
论汉画中鹤之文化意蕴 
凌皆兵;
82-85
《朱德诗一首》 
何崝;
89
《鱼处虎奔联》 
杨代欣;
90
《春嬉》 
欧阳世俊;
91
《火把节选美图》 
王世贵;
92
《蜀道古桥》 
何青城;
93
《嘉陵江畔》 
姚叶红;
94
文苑漫步
杜甫因何未写海棠诗? 
李凤能;
86-88
司马相如与“绿绮”琴散论 
谢丹;张放;
89-92
关于杜甫“皂江上观造竹桥”之诸说 
秦嘉穗;
93-95
论语说文_“细说汉字”之七
三足鼎立,人声鼎沸——释“鼎” 
朱英贵;
96-101
论语说文
“狡兔三窟”的“狡” 
吕丹妮;
102-103
“守财奴”是来源于佛教吗? 
余国江;
104-105
文史杂谈
耕读传家 忠义报国——从一个普通家庭看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承 
粟时勇;
110-113
《大宋提刑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 
周庆;
113-116
谈谈杜甫死后的归葬处 
元先礼;
117-120
文史杂志征订启事 
47
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赴沐川开展文化惠民扶贫活动 
伍文;龚政;
121
古格王朝遗址 
黎明春;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