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编辑部动态 » 正文
《自动化学报》稿件编排要求及注意事项
 
更新日期:2022-09-30   来源:自动化学报   浏览次数:14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总体编排格式双栏排。篇首页页眉加双正线,中英文刊名居中叠排(中文:自动化学报;英文:ACTAAUTOMATICASINICA);中文卷号

 
 一、总体编排格式
双栏排。
篇首页页眉加双正线,中英文刊名居中叠排(中文:“自动化学报”;英文:“ACTA AUTOMATICA SINICA”);中文卷号、期号与出版年月叠排在左边;英文卷号、期号与出版年月叠排在右边(英文文稿时,英文刊名居中;卷号、期号排在左边;出版年月排在右边)。页码为暗码。
非篇首页页眉加单正线,双页(左页)页眉左排双页码;居中排期刊刊名;右排卷号。单页(右页)页眉左排期号;居中排作者姓名(多作者一般只排第1作者,后加“等”字,但英文文稿时,两个作者可用“and”并列),作者姓名后加冒号接排文章题名,右排单页码。

二、关于标题
1.题名
1)居中排。
2)折行时,一般“上长下短”,折行处应兼顾词语的完整性,通常第2行中的字数或单词数不应少于3个。
3)标题折行时须注意设置行间距。
4)英文标题中实词的首字母大写,虚词的首字母小写(如:the, in, on, at, to, of)With大写,连字线后的单词通常小写,如:“Real-time”(但专用名词、习惯用法等除外)。
5)中文标题采用黑体字,其中出现的英文用粗体Times New Roman体;英文标题用粗体Times New Roman体。
6)题名应简明,一般不宜超过20字。
2.文内标题
1)标题末不加标点符号。
2)标题一般不得出现在各栏的末行。
3)标题结构层次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取左顶格编排格式。二、三级标题的编号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如“1.1” “1.1.1”。

三、作者署名
1.各作者姓名之间的间距:中文名字的间距为一个字(用\hspace{1em}来实现);英文名字的间距大约为四个格(用\quad来实现)。
2.各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均须加脚注号。
3.单字名的姓与名之间加空格(用斜杠加一个空格实现)。
4.中文姓名的汉语拼音,姓中各字母全部大写,名中首字母大写,双字名的各字之间用连字符,如:“李勇”应写为“LI Yong”,“王建国”应写为“WANG Jian-Guo”。

四、首页脚注
1.脚注内容包括收稿日期与收修改稿日期(中英文)、资助基金(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DOI四个部分。
2.收稿日期和录用日期的中文格式均为“年-月-日”(全数字格式),例如“2007-05-17”(注意:单数字的月和日,需加前导0);英文格式为“月 日,年”,例如“May 17, 2007”(注意:月份不采用缩写形式,日期采用基数表示,单数字的日期,不加前导0。),英文表达例如Manuscript received January 4, 2009; accepted March 31, 2010
3.资助基金
1)中文格式
格式:基金1名称(基金1编号),基金2名称(基金2编号),基金3名称(基金3编号)资助
注意:a)多项基金之间用逗号分隔;b)括号内直接写项目编号,而不出现“项目编号”和“No.”等字样;c)尽量简捷,例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应写成“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可去掉“项目”二字);
2)英文格式
格式:Supported by Foundation Name 1 (number), Foundation Name 2 (number)
注意:a)基金名中的各词首字母均大写(虚词除外);b)基金名称中出现的“中国”通常译为“China”;c)基金编号前不出现“under Grant”字样;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名称中没有定冠词“the”;
4.作者单位
1)中文格式
格式:1.单位1名称 城市 邮政编码 \quad 2. 单位2名称 城市 邮政编码
2)英文格式
格式:1.Name1a,Name2a,City Code, Country Name 2.Name1b, Name2b, City Code, Country Name
3) 注意事项
a.单位名称应写标准全称(如:“中国科学院”不应简写为“中科院”,“Laboratory”不应简写为“Lab”);
b.英文表述的单位名称中各词的首字母均大写(虚词除外),上下级单位之间用逗号隔开;
c.在英文稿件中,邮政编码后面应加上国家名字,例如:“Name1,Name2,City Code, China”;中文中出现非中国作者单位时,也需要添加国家名称;
d.需注意的几个特殊地名: “陕西”英文为“Shaanxi”;“台北”英文为“Taipei”,“西安”英文为“Xi’an”。
5.DOI:
1)位置:中文放在中文出现在中文关键词下面,英文出现在关键词下面;
2)内容: 10.16383/j.aas.c170256
其中 10.16383/j.aas是中国知网给学报分配的号段及学报英文名字Acta Automatica Sinica缩写;c代表Chinese表示文章的语言类型为中文,最后的六位数字是截取的稿号的后六位。
3)注意不要遗漏。

五、摘要
1.字数:论文的中文摘要字数应为文章总字数的5% 左右, 一般不超过200 字;论文的英文摘要字数应为文章总字数的3% 左右, 一般不超过100 字。
2.摘要开始处,尽量不用“本文提出了……”,而直接写为“提出了……”;摘要中出现的“本文算法”可以表述为“该算法”(不用或少用“本文”、“作者”等字样)。
3.摘要中不出现参考文献编号。

六、关键词
1.词数一般为4-10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末尾处没有标点符号,关键词太少时,请作者添加。
2.英文中第一个关键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名词除外)。
3.当关键词(摘要、正文)中首次出现“缩写词”时,格式为“关键词全称(缩写词)”,例如:“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英文写为:“linear matrix inequation (LMI)”。

七、论文正文
1.关于标题编号: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不要编号,即通常情况下不出现“引言”或者“Introduction”
2.关于编号
1)公式编号用“双括号”形式;其他编号用“右括号”形式,例如:一级编号为 “1)”、“2)”;二级编号为“a)”、“b)”;三级编号为“i)”、“ii)”
2)一般不用黑点、框、横线等项目符号来代替项目编号。
3.关于数学符号
1)普通变量用白斜体;
2)向量用粗斜体,若作者文均用白体表示,可以不用修改;
3)5个空间集合 R、C、N、Z、Q 用粗正体,其余集合用白斜体;
4)矩阵变量用白斜体或粗斜体均可;
5)标准函数及常量用白正体,如 sin, cos, lg, diag, e ,E等;
6)矩阵的转置符号 T 用白正体,积分和微分公式中的 d 用白正体;
7)矩阵用大方括号[ ]表示,不用圆括号( )或者花括号{ },表示对角矩阵用花括号表示,例如diag{ };
8)大于等于号用“”,不用“≥”;小于等于号用“”,不用“≤”;
9)“s.t.”用白正体。
10)注意:、、lim 等符号在行文和数学公式中的不同用法(在行文中,变量位于符号右侧的上、下方,在指令后面需要添加\limits;在公式中,变量位于符号的正上、正下方)。
4.关于数学公式
1)独立公式的末尾处通常不出现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2)数学公式在折行时,运算符号须位于前一行的末尾处;而其它符号的位置可根据美观性和易读性来自行决定放在前行的末尾处或本行的起始处;
3)省略号通常为“3 圆点式”,公式中水平省略号居中表示,用\cdots实现,例如:“a,b,…,n”(注意:不要遗漏逗号);
4)如果公式下一段的内容以“其中”(或“式中”等)为起始语,则一般左顶格,在该行添加\noindent实现;
5)正文中提及公式时一般用“式(1)”,“式(2)”或“(1)”,“(2)”等表示,不用“公式(1)”,“方程(1)”,“等式(1)”,“(1)式”的表示法;
5.关于数字
1)能用阿拉伯数字表述时尽量用阿拉伯数字,例如:“第二节”应为“第2节”;
2)多于三位的数字应该分节(采用空格分节),例如:“10 000”;
3)日期用“全数字”形式,如:“2007-05-22”
6.关于中英文混排问题
在中文论文中需要出现英文时,通常在括号内先注明全称,再注明“缩写词”,形式为:“中文词(英文词全称,英文词缩写)”,其中,英文词全称的第一词首字母大写。例如: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tion, LMI);
7.其它注意事项
1)行文中不应出现口语化的语言,例如:“it’s , can’t, don’t ,and so on”;
2)引言前不用表示“引言”和标题序号,直接排引言内容即可;
3)西安的汉语拼音,英文的所有格等应该用隔音符(撇号);
4)定理,引理,推理,假设,命题等用黑体字后接编号(编号数字用粗体),然后接下圆点,例如:“定理1”,在tex中用\hei{定理}\bf{1.}实现;
5)证明定理、引理、推理时,“证明”二字用黑体,证明完毕后,在证明结束处添加一个空心方框(在tex中用\hfill\square实现),且不应再出现“证明完毕”、“证毕”等字样。
6)不用“转页”形式,排版时须注意:最后一页的内容尽量占到1/2栏以上。
7)论文、长论文、综述等的最后一页,左右二栏需对齐;短论文的最后一页,按先左后右的自然顺序排版。

八、关于插图
1.插图的前后应该与行文有一定的间距;
2.图的标题格式为:
图 1 熔化率与比例、积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Fig. 1 Comparing melting rate with proportion and integral parameters of the Consarc controller
其中,英文标题的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图号与正文之间加两个空格,结尾处不加标点符号,“图”与“编号”之间为一个空格,后面加上\quad空格是标题,英文中Fig与1之间为四分之一空格,用“\,”表示。
3.子图的标题用(a)(b)表示,并尽可能直接放在子图的下方;如果由于版面原因,将子图标题与总标题放在一起时,格式为:
总图号 总标题((a)子标题1;(b)子标题2)
其中,子图标题用()括起来,各子图标题的首字母大写,子图标题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子图后不跟标点符号,中文中需要提供中英文标题。
4.英文子图标题第一个词的首字母用大写;
5.图与标题应该为一个整体,并保持在同一栏内(不得跨栏)。
6.图的引用一般须遵循“先文后图”的引用原则,即图一般位于引用说明的文字段之后(下一段之前)。如果因为版面原因无法放在本页内且与引用说明的文字相距一个段落以上,则应给出相应的说明。例如:“图3(见下页顶部/底部)”;
相应的英文为“Fig. 3(see top /bottom of next page)”;
7.图形中坐标的单位按新规定执行,即“Time /s”或“时间/秒”
8.图的坐标已有标值时,坐标轴不应该有箭头。
9.图中若有百分号,放在坐标轴的顶端,即横轴放在右侧,竖轴放在上边。

九、关于表格的注意事项
1.表格应该用三线格式,第一条和第三条线要粗一些,可以根据需要加某一段横线,但是不能加纵线,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加大间距以增加可读性。
2.表格的前后应该与行文有一定的间距;
3.表中各栏的标题应该居中;
4.表的宽度应该和栏的宽度基本相同(可左右各缩进一格);
5.表格标题的格式为:
表 1 这是一个通栏的表格示例
Table 1 An exampletable in one column
其中,英文标题的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表号与正文之间加两个空格,结尾处不加标点符号,“表/Table”与“编号”之间为一个空格,后面加上\quad空格是标题。
6.表格与标题应该为一个整体,并保持在同一栏内(不得跨栏)。
7.表格的引用一般须遵循“先文后表”的引用原则,即表一般位于引用说明的文字段之后(下一段之前)。如果因为版面原因无法放在本页内且与引用说明的文字相距一个段落以上,则应给出相应的说明。例如:“表3(见下页顶部/底部)”;
相应的英文为“Table 3(see top /bottom of next page)”;
十、附录( Appendix)
1.位置:放在结论后面,参考文献前面;
2.字体一般用/small, 标题用Appendix A、Appendix B来表示;
3.附录公式编号用A1,B1的形式。
4.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编号。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应编为“附录A”。
5.附录中的图、表、公式的命名方法也采用上面提到的图、表、公式命名方法,只不过将章的序号换成附录的序号。附如图A.5是代表附录A的第5个图。其他依次类推。

十一、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必须按照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
2.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用[ ]来表示,当[ ]中是不连续的数字时用逗号隔开,如果是2个或者2个以上的连续数字时应该用连字符“$-$”连起来,例如:“[1,3]”,“[4-5]”;
3.如果引文是语句的组成部分,则中括号及其内的编号为正常体,否则为上标。
4.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个数应该与文章中参考文献的个数相同,即未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从文中删除。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内容见附录。

十二、关于作者简介
1.姓名应该排黑体,顺序应该与首页姓名排序相同;
2.单字名的姓与名之间加\hskip2.5mm;
3.长论文、论文、综述等均需有作者照片,短文作者不需照片;
4.职称一般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工程师等,另外也可用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等称呼;
5.对作者研究方向的介绍一般为:“……, 主要研究方向为…., ….. 和……”。多个研究方向之间用逗号分隔,如果研究方向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时应该用“和”连接。例如:“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流分析,现代数据库技术和模式识别。”;
6.同一个研究方向中的连接词用“与”表示,如“……”;
7.英文姓名应该排粗体,姓中各字母全部大写,名中首字母大写,双字名的各字之间用连字符(与作者署名的格式相同);
8.中文和英文中均不出现博导字样;通常也不出现作者的行政职务,不介绍作者的出生年月及性别、民族等属性信息,即除了作者的职称,单位,科研经历,主要研究方向等多余信息均删除。
9.博士用“Ph.\,D.”,博士研究生为“Ph.\,D. candidate”,硕士研究生为“Master student”,注意Ph.与D.之间为四分之一空格,注意不要丢掉“点号”;
10.在英文的介绍中,关于“研究方向”的标准写法为“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
11.在英文的介绍中,如果研究方向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时应该用“and”连接。例如:“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a,b,and c.”;
12.在英文的介绍中,作者单位的写法为“at 院系,学校”,当院系用department表示时用in,例如:Professor in Department 1, School 2。院系和学校的英文名首字母都大写(但如果说明获得学位的专业时则用小写)。
13.至少有一个作者是通信作者。通信作者中文简介后标注“本文通信作者”,英文简介后标注“Corresponding author of this paper”。每一位作者简介后附其Email地址(Email地址通常不能断行)。
 

上一篇: 《自动化学报》稿件编排要求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 《自动化学报》稿件编排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